植树节的来历:
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、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,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。1928年,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。
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,在邓小平提议下,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,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,造福子孙后代。
2020年7月1日起,施行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》,明确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。
绿色小知识:
全球增绿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
3月12日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表示,2018年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比2005年增加4509万公顷和51.04亿立方米,森林面积和蓄积连续多年增长,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。“目前,中国人工林面积7954.28万公顷,全球增绿四分之一来自中国,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。”
一吨废纸=800千克再生纸=17棵大树
废纸最广泛的利用途径是制造再生纸。以废纸为原料,将其打碎、除渣、筛选、调色,再经过纸机抄造生产出来的纸张。数据显示,一吨废纸=800千克再生纸=17棵大树,用废纸造纸可以节约很多原生木材,毫不夸张地说,使用再生纸就等于种树。
2025年的美丽中国是啥样?
在“十四五”开局的新起点,你对未来的美丽中国有什么期待?